镇康县推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 招商动态 |2013-06-26
在镇康边境特色工业园区中,有一个“园中园”——中缅鞋业轻纺文化产业园,它是由汇龙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投资、运营主体,集聚深圳数百家鞋业生产及配套企业打造跨国鞋业轻纺产业链的跨境经济合作区。园区分为境内、境外两个生产区,实行产业链分工,一园两国,跨境合作。这是沿海企业西移沿边直接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通过与周边国家比较优势的交换来加快发展的创新性试验,此举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从东临太平洋到西望印度洋,东部产业集群西进边出,将成为云南沿边地区打开桥头堡建设突破口的一支中坚力量。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边境地区两国或多国政府间共同推动的享有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等优惠政策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邻国间地域相邻性、经济要素互补性、文化相似性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了国际经济合作最常见的形式,各国间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跨境经济合作,改变了区际关系中的经济分割和封闭状态,促进不同国家和区域间人员、商品、资本、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融合,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提高了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沿边开放的提升,沿边地区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开放环境不断优化,开放空间不断拓展,全国各边境省区相继提出了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战略。
云南省作为率先推动跨境经济合作的先行区,全力推进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和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在边境贸易、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与邻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云南三大跨境经济合作区相比,镇康由于受周边环境影响,边境开放起步晚,合作机制不够健全,区域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对外运输通道通而不畅,县域经济体量小,发展资源不足、产业发展层次低,面临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状态下的种种“后发展问题”,加之相邻的缅甸果敢,又是欠发达地区,在这样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被看好的地区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可谓困难重重。然而,就在2012年镇康与缅甸果敢自治区政府签订《南伞·老街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合作框架协议》以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沿边开放的奇迹就在人们预想不到的地方发生,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就在沿边经济最薄弱的环节突破——东部产业集群西进边出——云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一个新模式诞生了。
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角色正发生重大转变,由沿海开放被整合者变为沿边开放的整合者,即由资本、技术、管理的输入者向周边国家的输出者转变。东部产业西进边出,是这一转变发出的信号。
镇康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就是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企业“走出去”双重大背景下展开的。镇康不仅抓住了由中国主导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黄金周期的机遇,成为云南第一个大规模承接东部产业集群“西进”的承接地,还集聚了“边出”的市场主体——了解、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对“边出”有明确战略动机和利益动机的沿海加工贸易企业群。向东部产业转移“借势”,向企业“走出去”借力,以中缅鞋业轻纺文化产业园为载体,以西进边出企业为主体,以打造跨国产业链为目标,实现双边园区规划对接、项目对接和基础设施建设对接,最大限度调动双方政府跨境合作和企业跨境经营的积极性,加强双边产业互动、优势互补,交通物流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利益的互利互惠,形成强大的边界聚集效应,为更大规模的东部产业通过云南桥头堡西进边出设置“沿边路标”,镇康为云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跨”出了最关键、最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一步。
据中缅鞋业轻纺文化产业园总经理伍俊辉介绍,深圳龙岗鞋业商会有鞋业商家1000多个,已形成较大规模的皮革工业生产、经营体系,包括制革、制鞋、皮衣、箱包、皮件、皮制运动用品、毛皮及其制品,以及皮革化工材料、皮革机械、皮革用五金、鞋用材料等,拥有达芙妮、富丽达、嘉豪运等20多个国内知名品牌,从业人员近30万人,年总产值200多亿元,占整个广东省鞋产量的7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中国出口世界49%的女鞋由商会企业生产,出口比例占80%以上。